紀錄片要去處理人的「技術問題」非常複雜
我個人的創作其實不多,但大多都是在拍「人」。在拍《告別進行式》時,有想過試以一個概念或議題為主,但有時候不是你想拍就可以拍到的,也因為有一些朋友覺得我蠻會處理「人」,可以把人呈現得比較鮮明、立體,所以後來也是有一點半認命,覺得叔公這個題目剛好碰到,就再以同樣手法試試看。
黃邦銓,1988年生,在台灣有過幾年影像剪輯與特效的經驗,赴法就讀巴黎索邦第三大學電影系,爾後因緣際會申請上位於法國里爾的Le Fresnoy - Studio des arts contemporains(Le Fresnoy國立影藝多媒體教育暨工作室)繼續求學。
2014年3月,草率的服貿審查程序導致太陽花學運的爆發,黃奕捷、廖烜榛、李佳泓、王又平,四位就讀北藝大的學生抱著藝術實踐的心情來到現場,希望能有所作為,但因運動的組織與策略,而無法如願施展計畫。
馬來西亞的華裔導演廖克發,從小跟父親的關係疏離,爲了找尋間中的原因,一路回溯到家族的秘密,揭開了一段不爲人知,亦被視爲禁忌的國族傷痕——被馬來西亞政府列爲恐怖分子的馬共(註:馬來亞共產黨,下稱馬共)歷史。
這不只是個紀錄片,它是一個行動
在礦區的日子
這裡是帕敢(Hpakan),你可以說此處是戰火之地、灰色地帶、又或是追夢園區。
「在我們八、九歲的時候,村裡很多年輕人都是去挖礦,早期三四十年的時候,不需要什麼本錢,這是一個讓你脫離貧窮的方法,哪一天運氣好了,你就可以翻身。」李永超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