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片完成時間
to

蒙特婁紀錄片影展首度聚焦台灣!12部紀錄片前進加拿大 展現台灣創作豐沛能量

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「Taiwan Docs 台灣紀錄片海外推廣平台」、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(TIDF)今年首度與加拿大蒙特婁國際紀錄片影展(RIDM)合作策劃大型專題,以「景框之外:焦點台灣」(Focus Taiwan: Beyond the Frame)為題,將於11月20至30日間引介12部台灣紀錄片與實驗電影,並邀請5位影人、1位音樂創作者親赴蒙特婁。放映之外,更將舉辦現場電影、焦點論壇、台灣之夜等活動;面向產業的「Forum RIDM」,亦邀請2組台灣企劃前往提案、參與工作坊,展現台灣紀錄片蓬勃多元的面貌!

RIDM自1998年創立以來,以大膽創新且具藝術深度的策展風格著稱,吸引無數觀眾慕名而來,已成北美最具代表性的紀錄片影展之一;而「Forum RIDM」則每年匯聚超過500位產業人士參與,致力培植新銳創作誕生。此次籌劃台灣專題,是RIDM睽違多年再度以國家作為焦點單元,片單與週邊活動皆豐,更慷慨邀請多位台灣影人親身參展,在在顯示其對於台灣紀錄片的重視與用心。得以促成此規模,亦歸功於紐約臺北文化中心、駐蒙特婁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大力支持。

「景框之外:焦點台灣」專題以蘇育賢導演獲獎連連的《公園》揭幕,其餘片單還包含Sayun Simung導演《烤火房的一些夢》的北美首映、羅苡珊吐露摯友登山遇難創傷的《雪水消融的季節》、廖克發探入二二八傷痕記憶的《野番茄》,與吳梓安訴說橫跨台、美家族史的《此岸:一個家族故事》。五部題材、風格各異的長片,或觸及台灣當今重要社會議題,或從私密的個人故事出發,邀請觀眾超越影像表面,一窺形塑當代台灣電影的思想、歷史與現實。

此外,專題還選映了六部手法實驗的短片作品,凸顯台灣創作者的創意與活力。其中包括洪瑋伶的《K的房間——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》、黃邦銓的《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》、張若涵的《1/5400.單格舞曲》、徐璐的《別怕(迷彩的你)》、吳梓安的《月球上胎兒的夢》,與吳梓安、徐璐共同導演的《毛片Vol.1:我沒有貓》。現場電影活動則將放映黃邦銓、林君昵導演的默片《這不是鄧南光的電影》,並邀請台灣DJ、電子音樂創作者Vice City現場配樂,為膠卷中日治時期台灣的人文地景,賦予新生命。

為了讓觀眾更深入了解台灣紀錄片的創作脈絡,RIDM特別邀請導演蘇育賢、洪瑋伶、吳梓安、Sayun Simung、羅苡珊親赴蒙特婁與觀眾交流。受邀參與「Forum RIDM」的團隊則包含:蘇意惠導演入選Rough Cut Pitch提案大會的《德日尚》,和吳梓安導演入選Doc Lab Montréal的《虛舟記》。影視聽中心紀錄片組組長陳婉伶亦受邀參與台灣論壇,並擔任「Forum RIDM」產業決策者。

國家影視聽中心Taiwan Docs持續與國際重要紀錄片單位維繫良好關係,透過不同合作管道積極推展台灣紀錄片於海外曝光,並協助台灣創作者踏入國際、建立網絡,進而與產業接軌。今年成功促成台灣紀錄片於英國、德國、加拿大、韓國、日本、印尼、美國、泰國、法國、匈牙利等地陸續曝光展映。更多最新消息,歡迎隨時留意Taiwan Docs官網、臉書粉絲專頁Instagram

 

❃ 完整片單 :
《公園》Taman-taman (Park)
《烤火房的一些夢》SPI
《雪水消融的季節》After the Snowmelt
《野番茄》Taste of Wild Tomato
《此岸:一個家族故事》This Shore: A Family Story
《K的房間——關於世界的創造與毀滅》K's Room - the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e World
《去年火車經過的時候》Last Year When the Train Passed by
《1/5400.單格舞曲》Flight and Frame
《別怕(迷彩的你)》Don't be afraid let it show
《月球上胎兒的夢》The Embryo's Dream, Upon the Moon
《毛片Vol.1:我沒有貓》Fur Film Vol.1: I don't own a cat
《這不是鄧南光的電影》This is Not a Film by Deng Nan Guang (ft. DJ Vice City)

❃ Forum RIDM 入選企劃:
《德日尚》Da Ra Song
《虛舟記》Hollow Ship, Drift through the Void!

 

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,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。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,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。